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一百一十二章 文武可双全?
  此时此刻,在场的所有人都显得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。
  有人也忍不住开始猜测起了朱瞻埃的身份,毕竟他们实在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,这人能让皇帝陛下这么讨好,难不成是什么顶尖人物?
  毕竟刚才看着那小皇子被压出去的模样,十有八九是被暴揍了一番啊!
  在场的众人全都显得有些惊奇,与此同时,赵匡胤更是带着一点笑意的说道。
  “若是公子,您想在大宋朝九呆那么这几位便都是你的侍妾,同时……”
  只见赵匡胤拍了一下,手紧跟着,又有几名美艳之极的女子随之出现,望着她们的模样,此时此刻的朱瞻埃微微抬了一下眼睛。
  还没等朱瞻埃继续说话呢,这几名女子便随之弓下身来。
  同时就见赵匡胤,继续说道。
  “这些也是朕的女儿,如今年月较小,暂时还未与他人结亲,今日特地赠送公子!”
  说实话,对于赵匡胤这句话,在场的众人彻底懵了。
  毕竟这不是让朱瞻埃当驸马,而是把大宋皇家摆在一个较低的地位上了,这位究竟是何许人也就算是从五姓而来,名门望族而道也不至于有这般力量啊。
  再加上盛唐之时,豪门而斩,天街公望也死去大半。
  如今这大宋更是建立在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之后。
  方有这大治之年月,如今天下当以皇帝为贵。
  为何会如此这般?
  此时此刻,文臣武将们表情都显得有些疑惑而又茫然,与此同时朱瞻埃却摇了摇头。
  “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!”
  听闻朱瞻埃此言,此时的赵匡胤沉默了两秒。
  紧接着他端起了手中的酒杯,一饮而尽的同时说了一句开宴,然后继续对朱瞻埃说道。
  “大宋制杯酒释兵权之后,天下随之重文轻武,不知日后,我大宋当如何?”
  说实话,宋朝太窝囊了,例如在宋朝之前有盛唐威压万足可称天可汗,万国来朝!
  在大唐之前还有大汉,可制服四方蛮夷,可为中央之国。
  可是偏偏在他大宋被一族一直吊着打,甚至在大宋立国之灭国之后,都没有太强的皇帝。
  你要说宋朝缺钱,那纯粹是在扯淡,宋国是除盛唐之后最有钱的朝代!
  但是却足足被压制了几百年啊,被草原压制上百年,这是何其可怜何其可悲!
  也何其令人不可思议啊,一群草原游牧之人,没有宋国那制铁本领,但是却能够将偌大的大宋给打成那般模样!
  就算是他大明也是在内忧外患之下,覆灭于李自成之手,直到异族钻了空子。
  朱瞻埃摇了摇头,然后开口说道。
  “杯酒释兵权以至大将,风声鹤唳,北宋有贤臣,然而却无有良将。南宋有良将但是昏庸无道!”
  而与此同时,听着朱瞻埃的话,此时的赵匡胤不由的长叹了一口气。
  他知道朱瞻埃的意思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则皇位制衡之下,自己以前而杯酒而解重将之兵权,朝堂之中闻官之武,天下随之而来。
  如此一来天下方有颠倒之法,文官压制武官,武官在边疆受苦,但是却难得其果。
  如此一来,长此以往,这天下哪会有宋国的天下?
  不过赵匡胤也有些无奈呀,毕竟他这个位置是手下众多使得黄袍加身。
  若是自己以后后代昏庸无道,到时候手下也再来这么一手的话,那可就彻底完了。
  所以这杯酒释兵权也只能说是解除了这个隐患!
  但是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。
  归根结底,虽然他是开国皇帝,但是他得为太过偏差了些,欺负孤儿寡母,篡夺皇位。
  若想改变大宋结局,也只能将后世皇帝培养成一个铁血皇帝。
  如同大明一样,绝不称臣纳贡,绝不投降,绝不和亲。
  再加上赵匡胤的儿子向来也是不成大器,若是想要培养出更厉害的皇帝,除非能够保住天下,能够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太宗,毕竟历朝历代第二任皇帝都是极难的。
  要平复朝堂政治势力,要将朝堂之中追随先代皇帝打天下的臣子压服若是,用力过猛就极容易造成杨广那般的下场!
  毕竟若是他们,大宋能出一个有野心魄力的皇帝,有帝王心术之人,那么也不至于大宋,天下尽失人心,至此彻底沦为南宋!
  要知道宋朝军队虽然武将在文官面前地位极低,而且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,但是宋朝军队的花钱却是极多的。
 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能有宋国军队脱产训练之法!
  而且这宋国的军队还有一个极其特殊的位置,比如太监将军,就比如明末后期一般太监能够压制军队中的将领!
  要真如此这么打仗,那可就算是彻底完蛋了!
  军队之中将领处处受限,而那些所谓的将军太监,也只不过是一群智障,在这般情况之下宋军处处受到制衡,如果没被团灭,那就是运气好被团灭了,那纯粹就活该!
  而杯酒释兵权加上着各种各样的政局保护之法,也致使着大宋虽然投入军力极多,而且重甲科技连绵不绝,但是却被异族打的那叫一个哭爹喊娘。
  为什么虽然对外战争大多数没有失败过,但是他们是继承而守防守,方总是比进攻方要吃亏一些,他们总是在被不断的掠夺资源!
  而正是如此这般的原因,导致大宋的武将彻底的沉沦了下去,与大唐截然相反。
  再加上他大宋国内那些顶尖儿郎全部都看不起武将,以至于武将人才流失严重,自此以往这能不打书吗?怎么可能会打得赢?
  望着此时此刻的朱瞻埃,赵匡胤沉默了起来,眼眸之中带着一点思索的神色。
  要更改大宋的培养人,要将大宋后世培养成铁血之人,要保证大众的安危,保证天下不大乱,保证日后大宋皇帝不会选择投降,不会如同那两个蠢货一样被掳走。
  同时自己还要更改军中之法,保证大宋天下之安危。
 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以说,对于赵匡胤来说,很多都是难得的事情,甚至于有的事情不处理还好,可一旦处理那就有千斤之重啊。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