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123章:瑞王旧事
  天子即位第二年,胡妃和虞皇后先后有孕,本来是举国庆贺的大喜事。
  但这一派祥和的景象,在帝师的一场占卜下完全变了模样。
  帝师占卜出,帝次子,可以决定宁国的气运,谁诞下次子,龙运就凝聚在谁的宫里。
  问题在于,胡妃比虞皇后先有孕,按理来说也该是胡妃先产子。
  但虞氏宗族是陪着天子一路打上帝位的忠臣,胡妃只是江南地区官吏进献的女儿。
  不说虞氏是否能容忍胡妃生下帝次子,胡妃为了保命、为了向皇后示忠,也是断不敢先产下子嗣的。
  她便拜托当时皇帝身边的一位奇女子,给她种下了一种蛊虫,延缓了她腹中胎儿的生长。
  当时她的肚子已经很大,然而还是硬生生拖到虞皇后待产才将蛊虫取出。
  虞皇后顺利地诞下强壮的男婴,也就是秦王隋旸。
  皇后产子后几个月,胡妃才艰难地将腹中延缓了许多月的胎儿生出,也就是瑞王隋昭。
  胡妃本就体弱,加上那蛊虫对母子的损伤极大,隋昭刚生下来就有不足之症,不到周岁就因冬日湿寒感染了痨病。幼时太医不能离身,日日汤药养着才熬过来。
  天子愧对他和胡妃,又是给他赐名“昭”,又是给他封号“瑞”,更是提胡妃为四妃之首,总想以吉利的事物给隋昭赐福。
  虞皇后对他母子也算是尽心,胡贵妃宫里头缺什么,全按照皇后宫里的吃穿用度给补齐。
  汪司直那时候也过得不太如意,好在太后垂怜他,让身边有能耐的太监带着他。
  那时候汪司直时常见到隋昭,隋昭生得很像他的母妃胡氏,温温婉婉的,粉团子一个。
  胡氏诞下瑞王后身子一日不去一日,到了每况愈下的地步,容貌和歌舞都不复从前,渐渐地也就被帝王冷落了。
  胡氏诞下子嗣的同年,秀女进宫。
  邹氏为北地大氏族的嫡女,一进宫就饱受天子宠幸,先是在次年诞下了梁王隋晏,被封嫔位。
  两年后,在虞皇后诞下丹阳公主后,邹氏又生下了齐王隋昕,一举坐到了妃的位子,她膝下有两个皇子,虽说不敢同虞皇后叫板,但目光早就盯上了胡贵妃的位子。
  邹氏想挤掉胡氏,又碍于胡氏从天子还是藩王时就陪伴的情分,一直找不到时机。
  终于有一日,她趁着侍卫给胡贵妃汇报隋昭的情况时,叫手底下的太监打昏了二人,又让人点火,将胡贵妃的寝宫一把熊熊大火火烧了个浓烟朝天。
  等隋昭从太医院拿着药回来,太监们已经带人扑灭了大火,从灰烬中拖出两具白条条的尸体,正是胡贵妃与那侍卫。
  宫妃与外男私通,足以治死罪,夷三族。
  天子震怒,下令将胡贵妃的尸身当众处以鱼鳞剐,同时下令诛杀胡贵妃母族三代,将隋昭打入冷宫。
  隋昭在冷宫待了两年,得不到好的照料,病根愈发深了,几次三番死里逃生。
  最后,还是大皇子隋昀知道了此事,在虞皇后膝前跪了几日,才让虞皇后去求天子将隋昭放出来。
  隋昭出来后,被虞皇后收养到膝下,终于受到了好好的调养,但他的病已经无可救药,只能用药吊着一条命。
  又过了一年,他才弄清楚,天子早已经清楚胡贵妃是被邹氏冤枉,但天子一言,驷马难追,为了帝王的名誉,天子并未给胡贵妃平反。
  而邹氏,也凭借两个皇子的福气,坐到了隋昭母妃那个位置。
  隋昭几次三番去天子面前跪着,请求天子为他母妃平反,但每次天子都厉色将他呵斥回去,甚至不准他顶着那张脸来请见自己。
  邹氏这时候又来煽风点火,让天子将隋昭分配到一处封地去,就像几年前封秦王隋旸那样。
  隋昭便这样被杀母仇人几句妖言逼到了江南故土,去看他那未曾谋面的舅舅、外公、表兄弟妹的枯冢。
  没人知道隋昭那几年过的是怎样的日子,这段时间汪司直也在为自己的存亡奔波,带他的大内总管病逝,王魏忠被天子扶上来,所有和太后相关的人都被打压。
  他还是凭借自己过硬的天赋和比常人刻苦百倍的努力,先从王魏忠手下的小喽啰做起,哪怕是成天被人指着鼻子嘲笑卖主求荣也要打碎牙齿咽下去。
  因为不光是他,太后那时候也同样不好过。太后党人只有暂且拆散了各自谋求一条生路。
  等汪司直终于花了两年就坐到掌事,天子似乎也从对胡贵妃的种种怨怼中抽离出来,开始怀念起胡贵妃昔日的好来。
  于是那张让隋昭饱受苦难的面容,又摇身一变,变成了让他得以回京、被心怀愧意的天子百般纵容的利器。
  汪司直这才重新见到隋昭。隋昭比之前出落得更加翩翩俊美,但给汪司直的感觉却不复往昔。
  隋昭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,虽然依旧疾病缠身,但却没有年少时那样严重,只要记得按时吃药好好保养,已经能走能跳的了。
  天子怀念胡贵妃的好,提出接隋昭回京,隋昭没有回绝。
  他搬回帝京,却时不时地要出京游历。天子对这个体弱多病命运多舛的皇子多有宠溺,也就随着他去了。
  汪司直最开始察觉出隋昭的不寻常,是他分明回京后不常待在京城,但却潜移默化地让杀母仇人的两个儿子梁王、齐王都慢慢地对他放下歧见,甚至最后关系还处的不错。
  至于具体到了哪一步,彼时汪司直已经在争取左主事的位子,没有闲工夫去关注。
  只是知晓,齐王那样暴戾的脾性,在隋昭面前,似乎都变得乖顺了不少。
  隋昭是当真习不了武,似乎也活不太长,故而无论是嫡皇子还是梁王、齐王都没有仇视他,夹在虞皇后和邹氏针锋相对之间,隋昭却活得无风无雨。
  说来蹊跷的是,隋昭同意返京的节点——正巧卡在燕清离开帝京的第二年。
  而燕清随镇北侯征战西北的那几年,隋昭虽然大半时间都在赏历山河,却从未踏入西北半步。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