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1639章 太子的下马威
  “太子殿下!王国治人为根本!非钱财货物可衡量也!”
  主动站出来唱反调,郭嘉虽然不打算掺和。
  但该递话的时候他自然义无反顾去当那个冤大头!
  而凌龙刚好顺着他的话头,当庭呵斥起马谡道:“是啊!一条人命非钱财货物可衡量!那马侍郎!本太子且问你,你拿救人救命的医药盈利创收,你究竟是操的什么狼子野心啊?”
  “太子殿下明察,臣一片忠心,从不敢谋反乱国!”
  没想到自己好心出头此时竟成了密谋造反,马谡惶恐地跪到地上。
  凌龙则接着继续训斥道:“你是不是赤胆忠心我不知道,但你以后若在拿医药开口,不用父皇,我先把你的脑袋砍下来悬挂城门!”
  “所以请收起你那点小聪明吧!”
  “你记住!朕今年虚岁过六,朕以后绝对比你活的时间长!有朕在,你就不要妄图再动那些花里胡哨的小心思!”
  “其他爱卿也一样!”
  “朕好心提醒你们,医药物价,乃王国治民治国之根本!药价低廉则国运昌盛!今后若再有人敢提哄抬药价之策!
  相信朕,你们的消息绝对传不到父皇那里!
  我会在你们的求饶信送达前,先把你们的脑袋砍下来当球。
  都听明白没有?”
  “臣等谨记太子嘱托。”
  整齐地跪地行礼,满朝文武见识到太子当政的下马威。
  心中一个个顿时无比地惶恐。
  然就在这时。
  刚刚另一个不愿意趟浑水的老村长却意外从队伍中站出。
  也不管身边郭嘉无比惊讶的眼神。
  果断地抬起双手,主动出口询问:“禀太子殿下,既然药价不能妄动,那户部今年的损耗和亏空该如何解决?
  要知道商贾之患已经积攒颇深。
  前些日子陛下又大肆生产军备。
  眼下国库已经入不敷出。
  敢问太子殿下。
  此局何解?”
  “好你个老村长!够狠的啊!上来就拿我儿子开飞刀!”
  暗骂村长老混蛋不讲武德,凌冽吐槽归吐槽。
  心里也知道这是村长在给凌龙出题目。
  既是监国,自要行帝王之权!
  如果小貔貅只知道立威却不知该如何解决国患。
  此主日后必是个醉心权术的混沌暴君!
  所以村长才会在他立威后主动出题。
  就是为看看凌龙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干。
  如果有!
  那他就是王国下一任当朝皇帝!
  如果要是没有……
  苏沐晴不是怀孕了吗?
  二胎马上生出来,再培养个也还来得及。
  若二胎是个公主。
  三胎的计划也要尽快抬到日程上来。
  反正一旦凌龙不堪重用。
  凌冽累死累活造儿子肯定是今后的主流科目。
  幸好!
  不知道是不是体恤自己的父亲身体操劳疲惫。
  又或者真金不怕火炼。
  面对老村长突如其来的逼问。
  凌龙既没生气,也没慌乱。
  反倒耐心沉寂思索片刻后。
  语气平稳地开口说:“药价涨不起,那我们就征税!如今火车不是四通八达了吗?商贩们要运输货物,我们就收车船税!
  告诉他们钱不白收!
  如果货物在车上出现任何问题,朝廷会全权赔偿他们的损失。
  另外幽州省的重建不是已经有些规模了吗?
  想办法南民北调!”
  “工匠、矿工、商贩、小贩、农商、菜商、百姓、民工!有多少迁徙多少!”
  “另外将当地的物价调低,如果一栋汴京的普通民宅卖七千万金银币,幽州省就卖三四十万!
  把价格打下来,但有得赚就行!”
  “各家富绅若是不愿意,就告诉他们如果朝廷不迁徙百姓,他们一分钱都赚不到!”
  “如此迁徙了大部分百姓,既缓解各州的财政俸禄压力,又能带动幽州省的生产人力。”
  “同时百姓们到了新地,采买、购物都需要大量消费。”
  “我写报告,村长批条子,让煤炭、牛皮、羊毛等军用物资对北方百姓全面贩售,再加大幽州省的协管力度。”
  “这样恩威并施,靠着幽州省的发展,户部的财政压力应该能缓解几年。”
  “腾出来的时间我自己想想,看看怎么样才能把我那个抠门的爹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干净!”
  “好!”
  与此同时。
  丝毫没有听到凌龙最后那句极其犀利的吐槽,村长听完整个布局和谋划后。
  整个人已经激动到了极点!
  事实正如凌龙所说的那般。
  王国的财政压力一直是件积压许久的顽疾。
  这是由于凌冽采取的高薪养民、高薪养官策略导致。
  也是前些年王国连年征战所挖出来的巨坑。
  想要一口气解决它,那是痴人说梦!
  因此凌龙这招借州养国。
  以迁徙百姓,重新让他们消耗钱财,生产力为代价。
  来换取王国财政预算的几年空窗补贴。
  虽然想法有些腹黑。
  人家好端端在自己家里小日子美滋滋。
  你一个迁徙令。
  给人家弄到千里之外打工不说。
  还特么需要他们自己掏安家费。
  但从长远角度来讲。
  这种方法既能推动幽州省的实际发展。
  又能让基层百姓拥有大量的实业和固定资产。
  也就是他们的钱不再单单是钱。
  而是变成一座又一座坚如磐石的堡垒。
  再加上中间朝廷暗中推波助澜,调控全局。
  到头来很可能会出现第一批进入幽州省的百姓,全部成为当地全新的财阀和世家的情况出现!
  且这种产生是良性的!
  因为百姓们必须要通过劳动才能赚取钱财。
  有劳动,国家就有生产力!
  而之前躲在后面看戏的郭嘉听到区区六岁的凌龙能想出这种策略。
  整个人更是郑重无比地双膝跪地。
  神情严肃地捧起双手,紧接恭敬地低头作揖道:“臣郭嘉,见过王国储君!”
  “我等见过王国储君!”
  异口同声地跪地行礼,满朝文武追随郭嘉的脚步。
  然和刚刚仅是和太子例行客气不同。
  这次行礼!
  代表王国庙堂正式承认凌龙的储君地位。
  也正式认可这位日后继承凌冽皇位的新科太子殿下!
  他们开始相信!
  在凌龙的带领下。
  哪怕日后改朝换代。
  王国也绝不会像昔日大秦那般,仅存二世而亡!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