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懿没想到他还能被管仲当苦力,看着桌上的奏折,瞪目:“你们忙疯了?这奏折是能给外人看的吗?”
管仲摊手:“无碍,左不过都是些琐事,最后我也会总览过目。”
“郭祭酒不在,便交给你了。”
司马懿无语。
奶奶的,早知道不来了。
算了。
他倒也不是没处理过国事,熟练的拿起朱笔,开始批复。
另一边。
郭嘉坐着马车,前往曹府。
曹操不再是丞相,原本的丞相府牌子摘下来,成了曹府。
但繁华依旧。
三大权臣中,就数曹操的下场最好。
和珅被斩,尸体被野狗啃食,全家被抄。
秦桧逃跑被斩,又被扣上叛贼的帽子,株连九族。
而曹操自尽,未连累家人,曹府也得以保存。
曹操多年的家业落在曹丕手中,倒也算打理的井井有条,除了朝中无人,在京城倒也算个大世家。
郭嘉的马车停在曹府门前时,门童第一时间迎了上来,恭敬道:“是哪位贵客?”
郭嘉掀开帘子,门童一眼认出来:“原是郭祭酒,您稍等,我这就去通报丕公子。”
他点了下头。
没多久,门童走出来,笑道:“丕公子有请。”
在门童指引下,郭嘉被带到曹家后院内室。
曹丕坐在地上,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好酒。
“郭祭酒来的巧,丕正好得了瓶正宗的十八年女儿红,味道甚烈,祭酒爱酒,不妨一同尝尝。”
他示意郭嘉坐下。
下人端上来了一套上好的酒具,稍带浑浊的女儿红倒在杯子里,散发出浓郁的酒香。
稍微闻一下,便能知道是好酒。
郭嘉放在口中轻啜,感受着喉间的火辣,赞道:“确是好酒。”
曹丕温雅地放下酒杯,面带和煦笑容,问道:“郭祭酒今日前来,所为何事?”
郭嘉抬眼,看了下这个昔日算不上朋友也算不上同僚的丕公子,突然觉得有些陌生。
以前他跟在曹操身边时,曹丕总是一副听话的样子。
曹操让他读书便读书,让他习武便习武。
时不时召他来询问一些关于朝政之时,曹丕也能给出极为优秀的回答。
如今再仔细打量。
却只觉得曹丕笑容带着深意,举手投足间成熟了不少。
他忍不住道:“丕公子跟以前不太一样了。”
曹丕愣了一下,随后爽朗笑道:“父亲已去,这偌大曹府都要丕来照顾,自然不能如以往那般随意任性,大局总是要考虑的。”
说完,曹丕看了眼郭嘉,调侃道:“郭祭酒看着倒跟之前相差不多,看来皇上给郭祭酒的俸禄不必我父亲的少。”
郭嘉下意识想解释:“朝中大臣俸禄都相等,除了宅子,嘉和他人俸禄无异。”
说完,他才猛地反应过来。
曹丕在试探他。
还是极为隐晦,连他都难以察觉的试探。
曹丕在试探郭嘉跟皇帝的关系。
他要干什么?
郭嘉眼神陡然变得复杂。
曹丕笑道:“郭祭酒怎么如此看我?莫不是丕脸上有什么东西?”
说着,他还擦了擦脸。
郭嘉眼神晦暗,开口:“丕公子日后作何打算?”
曹丕疑惑:“郭祭酒问的是什么打算?”
郭嘉抬眼,直截了当的问道:“曹丞相留下了偌大家业,以丕公子的能力,大可成就一番大事。”
“嘉观公子近日却是安静,难道公子未曾想过日后之事?”
曹丕闻言笑了笑,伸手握住酒杯,又往口中送了口酒。
郭嘉静静地看着他。
曹丕笑道:“如果丕有意成就大事,郭祭酒是要来帮忙?”
他语气轻松的调侃着。
听起来就像是个熟人间的玩笑。
但郭嘉却在话语背后听出了试探的意思。
他沉吟片刻,脑海中有了想法。
“如果丕公子有丞相般的宏图大志,嘉愿追随。”
郭嘉双手合拢,举到身前,低头恭敬行礼。
在他看不见的地方,曹丕眼里闪过玩味。
“郭祭酒已入朝堂,又来追随丕,这怕是于理不合,皇上得知,怕是会寒心啊。”
他笑着走上前,把郭嘉扶起来。
郭嘉放下手,道:“嘉承蒙曹丞相厚爱,在府中居住数年,食君之禄,当生死报之。”
“之前皇帝亲自来请,不过是权宜之计,嘉此生唯一想效忠之人,便是曹家。”
他说的恳切。
任谁来听,都忍不住动容。
但曹丕却只是笑着,道:“我父亲若知道奉孝这番心意,必然感动,九泉之下也可合眼。”
郭嘉观察着他的表情。
无悲无喜,毫无波澜。
丕公子的城府比他想象的要深许多。
“奉孝好意,丕已心领,可惜丕并无他意,只愿意继承父亲家业,养好弟弟们,照顾好父亲所留妻妾,便是平生夙愿。”
曹丕一副可惜的样子。
郭嘉暗暗握了握拳,道:“若丕公子来日有成就大事之意,还请唤嘉,嘉愿为曹家赴汤蹈火,出谋划策。”
曹丕笑着点头,让下人添酒:“十八年的正宗女儿红放眼天下都少见,嘉今日来的既然巧,便多尝尝,来日怕是难寻这等美物。”
郭嘉应了一声。
他刚举杯,突然有了个人影走进来。
“子桓!父亲毕生所愿,便是让我曹家能站在朝堂之上,你日日在府上喝酒,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吗!”
青年长相俊逸,风姿绰约,此事却一脸怒色,大步走到曹丕面前,把他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!
碎片四处炸开!
如此动静,吓坏了旁边的下人。
郭嘉抬眼看去,立马认出来人。
正是曹操的次子,曹植。
曹丕被摔了杯子,脸上没有怒气,反而抬头,无奈道:“子建,你摔的杯子便是父亲所留。”
曹植脸上的表情呆滞了几分,随后又怒喝道:“这不重要!我只问你一句,真没有参加科考,入职朝堂,继承父亲遗愿之意?”
他看到了旁边的郭嘉,但因为昔日郭嘉是曹家家臣的缘故,并未理会。
曹丕把酒坛子放远了些,抬头反问:“子建如此在意父亲遗愿,何不自己去考?在府上大叫,有损曹家家风,更辱了你的才子之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