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1766章 太子登基 天下太平
  两个月后,各国大陆。
  在将兽国消灭,金陵吃掉二十万修真者大军之后。
  王国并没有停止功伐的节奏。
  反倒是将幽州军团,凉州军团,荆州军团撤回来休整后。
  将新增的第三,第四,第五,第六,第七,第八,第九,第十军团安排北上。
  一路直捣黄龙,冲杀修真者大陆。
  与此同时。
  临淄,许昌,武昌三个军团则从西往东疯狂扫**。
  负责清理遗留下来的敌人残余。
  浩浩****的铁路线和公路线。
  每天都有持枪对外清理的王军。
  而在这样的高压下。
  数以万计的各国幸存者被王军搜捕出来。
  为了生存,他们开始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幸存者基地。
  但这些残破的防御工事根本无法阻挡王军正规部队的扫**。
  因此他们只能像老鼠一般。
  狼狈不堪地躲在各种阴暗的角落中。
  一旦被发现。
  整个基地就会迅速被剪灭。
  而随着清理干净的地方越来越大,王国也开始将国内的百姓迁徙到外面富饶的土地中。
  工人们开始清理废墟,建设城池,房屋,工厂。
  这里以后将成为他们工作,定居的新地方。
  他们将在这里挖掘资源,种植粮食。
  然后反哺回王国,换取钱财。
  王国再利用这些资源,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东西,物品。
  再反销售给百姓们。
  双方形成一个国对民的直接交易链。
  去除掉中间商赚差价,利益链即贤明,又直接。
  ……
  三个月后,倭岛/矮人大陆。
  “轰!”
  几十颗原子弹,氢弹,洲际导弹,弹道导弹此起彼伏地在两块版图上疯狂轰炸。
  凌冽在将之前和他有过联盟关系的白富美接入王国生活后。
  立刻对这两块大陆进行史无前例的清理活动!
  毕竟和其他大陆相比。
  矮人大陆上由于生活的全是矮人一族。
  不仅无法与人类共存。
  随时还可能会出现暴乱,骚乱的危机。
  所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。
  凌冽决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彻底杜绝危机的出现。
  不过鉴于矮人大陆上各种矿产,资源极其丰富。
  因此在对矮人大陆进行核打击时。
  凌冽特地选择了核聚变的氢弹。
  氢弹的爆炸不会产生辐射,威力还远远比原子弹要强大。
  用来消灭矮人大陆亢多的人口,并维护当地的环境简直再合适不过。
  至于在倭岛上那就是凌冽的个人恩怨了。
  各种型号的原子弹,氢弹,中子弹轮番往里面扔。
  至于原因?
  没啥原因,纯粹私人恩怨。
  不过也得益于在倭岛上此起彼伏的原子弹实验。
  以至于王国对核武器以及核能的研究进入到极其高速的发展之中。
  短短几个月下来。
  核电站就在天水建立起来。
  而对于核能的使用。
  凌冽秉承着极其谨慎的态度。
  毕竟这玩意要是一个没玩好。
  核聚变演变成核裂变。
  那王国都得被它玩崩溃了。
  甚至为防止真的出事,凌冽还斥巨资将整个核电站外围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防护罩。
  建造材料选择了多重不锈钢。
  防护性拉满。
  确保在核电站的早期技术未成熟的时候,不会因为意外导致酿成大祸。
  ……
  一年后,王国。
  在灭国之战已经跨越一年之后。
  整个王国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繁华盛世!
  钢筋水泥的高楼一栋接着一栋。
  除开一些边疆重镇,古城名迹。
  大部分的县城城墙都被推倒废除。
  大量的高速公路,快速路,铁路拔地而起。
  凌冽在灭国之战前向凌龙提起的治国策论,后者仅仅用了一年零七个月就完成了全部的目标!
  而在他十岁生日那天。
  凌冽特地在太极殿举办了一个盛大的禅让仪式。
  将皇帝的位置正式禅让给凌龙。
  至此。
  凌龙成了王国的第二任君王。
  而在他上位之后。
  凌龙立刻展现出他强悍的权谋能力。
  面对王国权势最重的左丞相之职。
  他不仅像朱元璋那样直接废除丞相制,集中皇权。
  反倒增设右丞相之职。
  任命诸葛亮为左丞相,总领朝政。
  又任命于谦为右丞相,代君领政。
  两个丞相都手握大权,却又相互掣肘。
  谁也不能越过对方去处理国事。
  两人都需要依附凌龙的皇权才能安稳在丞相的位置上坐下去。
  和珅被提拔为户部尚书,内务府总管。
  不仅打理着整个王国的财政,还打理着凌家的资产。
  两件事都做的完美无瑕,毫无纰漏。
  国库的每一份税银,每一份出入,每一份营收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账。
  凌家的产业也都经营的蒸蒸日上。
  且和珅揣测圣心的能力之强,简直令人发指。
  知道凌龙厌恶从国库贪腐的官员。
  和珅从来不贪国库的一块钱。
  只是私下里悄悄收地方官员拿他们高额的俸禄送上来的孝顺钱。
  拿了钱,他就会去给人家办事。
  无论是晋升还是调任。
  亦或者是平事还是处理祸事。
  和珅每一步都按章程办事,所有都符合流程,符合法规。
  事情办妥了。
  钱收下。
  事情没办妥。
  钱退回去,分文不要。
  且知道凌龙对待权力极其着迷。
  和珅从不与朝廷任何的官员流派有任何交集。
  清官如诸葛亮,于谦,他从未与之有过联系。
  能臣如三杨,田文镜等人,他也没有丁点交攀。
  只忠心于凌龙。
  从头到尾依附在皇权之下。
  就像曾经纪晓岚说的那句话。
  和珅乃天下之巨贪。
  然如此大奸大恶之徒,却绝无谋逆之心。
  只乾隆爷身体无恙,此官才能保得住荣华富贵。
  能办事,有把柄,不结党,又忠心。
  这样的臣子,试问哪个皇帝不喜欢呢?
  而跟平步青云的和珅,伴随凌龙从小长大的于谦不同。
  明初三杰。
  三杨的仕途就比较平稳了。
  这仨人能力强,但忠心却没有那么强烈。
  典型的忠国不忠君。
  对于这样的臣子,凌龙也有自己典型的一套治理方法。
  那就是许以权力,不托私事。
  意思就是给这三个人治理国家的权力。
  但是对于自己作为皇帝的一些私事,要事,不托付给他们。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