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185章 震惊的东突厥密报
  “宣……”
  随着太监的高声一喊,齐王李佑和松赞干布一起,走进了太极殿。
  “儿臣见过父皇。”
  “吐蕃国世子松赞干布,见过大唐皇帝陛下。”
  李二放下御笔,淡淡说道:“免礼,赐座。”
  从走进皇宫的那一刻,松赞干布就被大唐皇宫的华丽和威武给震撼住了。
  其实,松赞干布不知道,因为连年战火的缘故,大唐的皇宫只是昔日大隋皇宫的一部分而已。
  大唐建国时日尚短,再加上备受东突厥欺凌,没有余力修复皇宫,不然,带给松赞干布的震撼,会增加一倍不止。
  松赞干布心中暗下决心,只要东突厥和吐蕃国的计划成功,挫败了大唐的国威,以后他必然要亲自带兵,攻克长安,占据大唐的皇宫。
  待齐王李佑和松赞干布一起坐下之后,李二笑着问:“世子,你父亲朗日赞普的身体可还好?”
  松赞干布回答道:“多谢陛下挂念,父王的身体很健壮,寻常的百人将尚且不是他的对手,十招之内必为父王所杀。”
  李二听得懂松赞干布话中的显摆之意,淡淡一笑:“是啊,你父王跟朕一样,昔日都是战场上打滚出来,骁勇无比。”
  “就算是朕,虽说许久不摸弓马,寻常的百人将,两三个一起也不是朕的对手啊。”
  松赞干布微微一笑,趁机说道:“是啊,陛下,父辈们如此英雄,乃是我等做小辈的骄傲。”
  “但是,父辈毕竟是父辈,他们的英雄和骁勇,无法传承。”
  “我们这些做小辈的,要想继承父辈的英雄和骁勇,唯有自己勤奋努力。”
  “所以,在下此番来长安,就是想跟陛下的皇子们切磋一下武艺,取长补短,也好能够将父辈的英雄和骁勇继承下去,还请陛下能够答允。”
  李二淡淡一笑:“这是好事啊,朕岂有不允之理?”
  “齐王,既然你负责接待吐蕃国的世子,这第一场跟吐蕃国王子比试武艺的任务,朕就交给你了。”
  “今日,吐蕃国王子远道而来,必然十分辛苦,可让他好生休息两天,待后天上午,再行比试武艺。”
  齐王李佑立即站起身来:“儿臣领命。”
  李二又对松赞干布笑着说道:“世子一路劳顿,可回去休息一下,今天晚上,朕在宫里设下家宴。”
  “一来呢,为世子接风洗尘,二来也让世子跟朕的这些皇子认识一下。”
  松赞干布躬身道:“多谢陛下,在下告退。”
  出了皇宫,松赞干布回驿馆换了一身唐装,带了两个侍卫,再次来到哥伦的擂台处。
  吐蕃国的第一高手,武艺比哥伦差了不少,所以,观摩哥伦打擂,足以能让松赞干布受益匪浅。
  松赞干布的行踪,自然完全在李二的掌控之中。
  得到汇报之后,李二微微皱了皱眉头,问:“世英,齐王离开皇宫之后,去了何处?”
  “这……”周世英顿了一下,恭声回答道,“回陛下,齐王回了府中。”
  “然后呢?”
  “然后就…就一直待在府中。”
  “蜀王和梁王呢?”
  “回陛下,这两位殿下,也是待在府中,并未出门。”
  “哼,岂有此理。”李二大怒,狠狠拍了一下案几,“没想到朕养了一群只知道吃喝享乐的纨绔。”
  “松赞干布已经来到长安,大唐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挑战,关乎到国之存亡。”
  “没想到,这几个人丝毫不知情势危急,还躲在府中享乐。”
  “人家松赞干布,远到长安,都能不顾一路疲惫,跑到擂台处观摩学习,齐王他们几个为何不能?”
  “世英,给朕传旨,让他们三个全都去擂台处观摩学习。”
  “另外,告诉他们,这一次的比试,不是齐王一个人的事,是他们三个。”
  “如果他们三个全都败给松赞干布,朕就撤了他们亲王的爵位,降为郡王。”
  亲王和郡王,虽然只差了一级,但区别还是很大的。
  亲王可以参与朝政,而郡王就不行,除非特殊情况,不然连早朝都参加不了。
  作为皇子,若是不能参与朝政,岂非就跟瞎子和聋子一样?
  再说,从亲王降为郡王,等于是要跟皇位说拜拜了。
  周世英也吓了一跳,这个圣旨可不是小事,一下牵涉到三个亲王爵位。
  “是,陛下,奴才这就亲自去三位亲王的府上传旨。”
  周世英不敢怠慢,急匆匆地出了皇宫,去蜀王三人的府上传旨去了。
  待周世英离开之后,李二的心境也无法再淡定下来,站起身来,在龙案跟前背着手,不住地走来走去。
  原本,李二对齐王李佑还有点信心,可刚才的事一闹腾,李二的信心就不足了。
  哥伦打擂,李二可以从大唐各州各郡抽调高手过来。
  但是,松赞干布这里,就不行了,人家明着说要向皇子讨教,而李二的皇子中,成年的,又武艺不错的,就这么三个。
  对,还有枫儿呢。
  忽然,李二想了起来,精通武艺的皇子,还有他新收的这个义子呢。
  “嗯。”李二心中略有放松,却不敢彻底放松,毕竟松赞干布的武艺有多高,没人知道。
  而且,松赞干布是经历过战场,作战经验十分丰富。
  而李枫呢,虽然武艺不错,可没有经历过战场,这打斗的经验未必强过松赞干布。
  “可恶……”李二停下脚步,右拳在龙案上狠狠捶了一下,“东突厥的阴谋,一环套一环,颉利就是不想给朕任何喘息的机会。”
  “只可惜,没有秋收,大唐的财力和粮草不足,不支持长时间作战,不然,朕现在就准备提兵北上,与东突厥一决生死。”
  这时,殿外忽然大喊一声:“启禀陛下,东突厥密报。”
  “呈上来。”李二回到龙椅上坐下,一个太监双手捧着一个小圆筒,快步地来到李二身边,交给李二。
  李二打开小圆筒,将情报从里面抽出来,展开一看。
  上面的字不多,只提供了两个信息。
  第一,东突厥大旱,河水干涸,牧场减少。
  第二,颉利可汗跟各部落首领商议对策,目标还是大唐,但具体内容不知。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