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,楚风让人传信给郑员外,两个人又约在了茶楼见面。
“您喝茶。”
“楚公子,今日怎么有空找我?”
这个茶郑员外不敢喝,他知道,楚风一定是有其他的心思,他的内心之中有深深的不安之感。
“郑员外,那我就开门见山了, 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推翻杨国忠。”
楚风询问对方是否想推翻杨国忠,他早就看得出来,这么多年郑员外都对杨国忠的压迫精神不满,只不过需要再添加一把火罢了。
“这……”
郑员外犹豫了,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此事。
“我怎么敢对付杨大人呢?”郑员外担心被抓到把柄了,所以回复的时候有些心虚。
耳边传来了楚风非常坚定不移的声音,“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推翻杨国忠,员外心怀大义,自然会为国家和黎民百姓着想。”
“而如今杨贼已只手遮天,如果我等再不行动的话,,恐怕这天下都是杨国忠的了。”
此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郑员外深深叹了一口气,他的声音之中也是充满着遗憾。
他担心凭借着他们两个人的实力会无法对付杨国忠,到时候恐怕会引火上身啊。
“没错,杨国忠这个人不能留,一定要找机会除掉他永绝后患。”
楚风的声音也是变得非常的严肃了起来,这个奸臣是一定要铲除的,不然的话,恐怕会让天下大乱啊。
“可是杨家权势滔天,光是我们两个人想要扳倒杨国忠又谈何容易。”
郑员外同时也是非常的担心杨国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,他还是不敢把自己的前途给搭进去。
“员外,你到底在顾虑什么 ,天网恢恢疏而不漏,只要你想,我们一定可以齐心协力的推翻奸臣的。 ”
楚风非常真诚的邀请郑员外能够加入自己,郑员外可是这里最大的商户,有了他的加入,到时候杨国忠一定在劫难逃的。
“可是万一我们到时候没有铲除杨国忠,反而还把杨国忠得罪了,我们到时候恐怕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啊。”
郑员外有苦难言,他又何尝不想对付杨国忠,他常年被此人压迫,他的心目中巴不得能够杀了此人。
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,他怎么敢冒着得罪杨国忠的风险呢?这件事情风险实在是太大了。
“我知道你担心会得罪杨国忠,可是,如果不想办法除掉这个奸贼的话,我们一直会受到杨国忠的压迫的。”
楚风也是能够知晓郑员外心中的顾虑,就算郑员外不愿意答应自己跟他为伍,他也是不可能会强迫郑员外的。
“可是……。”
见到对方一直都没有答应下来 ,楚风给郑员外考虑的时间。
“你放心吧,我会给你考虑的时间的,如果你不愿意趟这趟浑水的话,我也不会压迫你的。”
他安慰郑员外会不要有心理压力,他会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。
“告辞!”两个人聊了许久之后,楚风就找机会离开了,回到府邸,就在这个时候刚回到没多久,突然听到了一个好消息。
“楚公子,明先生求见。”
“什么?我要亲自迎接他!”
没有想到明世隐主动来找自己,楚风整个人欣喜若狂,他得知了明世隐此刻就在门外,迫不及待地将他迎进屋内。
“不知道明先生亲自拜访有失远迎啊。”
楚风不知道明世隐来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,他只知道明世隐愿意见自己,那么这件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。
明世隐也不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之人,他也直接说出了来到这里的目的。
“我也不跟你说那么多客套的话了,你我就直接开门见山吧,我愿意跟你一起对付杨国忠。”
“真的?”
得知了明世隐愿意加入自己的阵营,楚风也非常的开心,他知道明世隐应是被自己的诚心打动了。
“太好了,有了明先生的加入,一定可以事半功倍的,我们推翻杨国忠指日可待呀。”
楚风没有办法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,他一直希望明世隐能够加入自己,哪怕面对明世隐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楚风也从来没有放弃过,如今终于将明世隐收入麾下。
明世隐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,他的表情之中透露着些许的冷淡,“楚公子也不要高兴的太早,这个奸臣不是那么好对付的,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深陷其中, 你已经做好准备了吗?”
楚风却表示丝毫不用担心这个问题,他非常的相信明世隐的能力。
“我们人多力量大,我不怕,有明先生这样聪明绝顶之人加入 难道还怕杨国忠一个反贼吗?”
此时明世隐与自己既已是合作关系了了,那么当然是要坦诚相待。
“明先生,你之前不是不愿意与我为伍吗?怎么会又答应了?”
楚风问出心中疑问,他非常的好奇明世隐为什么会改变主意。
明世隐却并没有解释太多,缓缓道:“楚公子别误会,我就是看不惯杨国忠一个人只手遮天,你的能力不错,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”
明世隐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平民百姓,他也是一个心系百姓苦难的人。
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“现在杨国忠的风评很不好,只要让杨国忠失去民心,那么,我们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对付他。”
楚风很快就想到了办法,两番商讨之下,准备先将杨国忠做的那些事情慢慢地传播出去,比如他的手下仗势欺人,导致百姓苦不堪言,到时候就可以收网将其一网打尽。
“这个办法恐怕不足以对付杨国忠,我这边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主意。”明世隐则表示自己还有一个办法。
杨国忠惜命,每次都会找明世隐算一算,可谓对他是非常的信任,要知道明世隐可是第一神挂啊,于是两人打算借此机会对付杨国忠。
“我可以接近杨国忠,到时候只要抓住了他的把柄,神仙都救不了他。”
“妙哉,不愧是明先生,对付一个小小的杨贼还不是手到擒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