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321章 薛延陀力士逼李二
  皇宫。
  太极殿。
  统特勒右臂护胸,向李二深鞠一躬:“薛延陀使者统特勒,见过大唐皇帝陛下,祝大唐皇帝陛下千秋万代。”
  李二的心情并不是太爽,因为皇榜张贴过之后,截止到现在,还没有出现一个大力士,能够倒拽两头牛行百步的。
  这也就意味着,统特勒挑战大唐的大力士,大唐必败。
  统特勒的出现,使得李二因为李枫战败哥伦的喜悦,一下子就**然无存了。
  纵然李枫打败哥伦,只要大唐没有人能比得上统特勒的力气,等于是颉利可汗还是有出兵的理由。
  再说,东突厥的颉利可汗,以及薛延陀部的首领毗伽可汗,准备跟大唐结盟,共同对付颉利可汗。
  可若是大唐如此泱泱大国,连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薛延陀部的大力士都比不上,丢面子。
  或许突利可汗和毗伽可汗未必会因此而取消结盟,但至少在谈判结盟条件的时候,大唐会很被动,甚至于可能会被逼答应一些条件。
  “贵使免礼。”李二点了点头,“赐座。”
  “谢陛下。”统特勒向李二谢了恩,两个太监搬来座位,统特勒坐下来。
  坐下之后,统特勒拱手道:“陛下,我兄长夷男曾经在长安城游学会,也去过大唐的很多地方。”
  “我父亲曾经说过,大唐地大物博,人口众多,更是英杰无数,远非我们薛延陀部落可比。”
  “所以,小人才不自量力,请得父亲的同意之后,前来长安,会一会大唐的力士,还请陛下准许?”
  请朕准许?
  哼,李二心中冷哼,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朕能怎么样?
  不准许?
  你都把大唐抬到天上去了,朕若是不准许,岂不是说,大唐弱于薛延陀部?
  到时候,会盟的时候,大唐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,才能换取你们两部的答应。
  准许?
  哎,也只能准许,甭管有没有人能及得上统特勒的力气,先比了再说吧。
  幸好,还算是有一个能倒拽两头牛行二十五步的。
  李二说道:“朕岂有不允之理。”
  “多谢陛下。”统特勒说道,“听说东突厥的第二勇士哥伦在长安城折戟,但他布下的擂台还没有拆掉。”
  “不如,小人就在那里继续摆擂吧,也是五天的时间。”
  “三天之内,若是有人能击败小人,自然就是小人输了。”
  “若三天之内,无人击败小人,算是小人侥幸获胜,不知陛下以为如何?”
  五天?
  李二微微一叹,暗想,这个时间虽然有点短,但统特勒来大唐比试力气的事情,也已经有数日了。
  “好,就以三日为期限。”李二无奈,只得答应下来,“那就明日一早开始吧。”
  统特勒淡淡一笑:“今日尚早,不如今日就算第一日吧,不知陛下以为如何?”
  “……”李二心里的那个气啊,这都巳时三刻,距离午时都不远了,再准备准备,拉上横幅,肯定就过了大半天了。
  可堂堂大唐的皇帝,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,跟一个北方草原小部落的大将讨价还价,只能认吃哑巴亏。
  李二点了点头:“好,今日就算第一日,统特勒将军,你下去准备一下吧,朕会命人整理擂台。”
  “多谢陛下。”目的达到,统特勒也不多做停留,向李二告退,就离开了皇宫,直奔那个擂台而去。
  待统特勒离开之后,李二的脸色这才阴沉下来,右手狠狠在龙案上拍了一下。
  “可恶,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部,也敢对朕无礼。”
  “就算是大唐再积弱,灭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部,也是易如反掌。”
  可狠话是这样说,但李二的心里明白,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跟薛延陀部翻脸。
  薛延陀部再小,也有几万大军。
  若是能把薛延陀部拉拢过来,北伐的胜算就增加几分,大唐的将士也能少牺牲很多。
  不然,若是把薛延陀部退给东突厥,李二恐怕晚上就睡不着觉了。
  发了一会儿脾气之后,李二微微一叹:“说一千,道一万,还是大唐建国太晚。”
  “不然,只要能给朕三年的时间,就可以提兵北上西进,将这些异族尽皆战败,收入大唐的疆域之中。”
  “唉,还是先看眼前吧。”李二皱了皱眉头,站起身来,“两天,等于是只有两天的时间。”
  “希望,在这两天的时间里,大唐能找出一个真正的力士,可以击败统特勒。”
  “哼,到那个时候,跟突利可汗和毗伽可汗会盟,朕就能彻底主导局面,让他们毫无条件地臣服大唐。”
  这时,国子监祭酒又来求见,被李二宣进来。
  “启奏陛下,画师的作品,已经上交数百幅,微臣从中选了十幅最好的,请陛下先过目一番。”
  “呈上来吧。”李二稳了稳神,对周世英吩咐一句。
  凌烟阁的画像,也很有重要性,能够提增大唐将士的士气,必须要画得惟妙惟肖,不然就是对大唐功臣的不敬。
  周世英带着几个小太监,将十幅画像接过,展现给李二过目。
  李二也是丹青高手,一一看过这十幅画像,微微皱了皱眉头:“怎么,这十幅画像就是最好的了吗?”
  “是,陛下,确实是最好的了。”
  李二冷哼一声:“怎么,都说大唐是泱泱大国,选不出一个能敌统特勒的大力士,难道连一个真正的丹青高手也没有吗?”
  国子监祭酒一脸的无奈:“陛下,从隋末开始,十几年战乱不止,中原人口损失十之七八。”
  “以前确实是人才鼎盛,可现在呢,很多人才死于战乱,还有一部分为躲避战乱,逃到最南方。”
  “东突厥对大唐虎视眈眈,很多人担心回到北方之后,再次饱受战乱之苦,不敢回乡,所以,这……”
  李二也知道国子监祭酒说的是实情,微微一叹,没再说什么。
  忽然,国子监祭酒眼睛一亮,说道:“陛下,这长安城中,还有一个真正的丹青高手,若她肯出手,必成。”
  李二一愣,随即就恍然大悟:“对啊,朕怎么把她给忘了呢。”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