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677章 千秋万代之功
  汴京城外,吴家村。
  这一个村子都是狄咏的封邑,其实宋朝的封邑,大多都是一个“荣誉头衔”,获得这个荣誉头衔的人不算少,但真正获得实际封邑的人却是极少数。
 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封邑这件事,诸侯国这个词,其实就来自封邑,春秋战国的那些国家,都是从封邑开始的,后来朝代的那些八王之乱、七王之乱,这些王有能力叛乱,也只因为他们有实际封邑。
  封邑,说白了就是国中之国。
  所以到得如今,封邑就是一件极为谨慎的事情,而是封赏的规模也越来越小,狄咏昔日那么大的功勋,实际也不过四百户。
  而狄咏最很重要的火炮,也就在这吴家村里,只有……一门!
  几个操炮之人,都是吴家村的良家子,是昔日沈括麾下沈力士送这么样品过来的时候,狄咏吩咐他教授的几个操炮之人,显然操炮也是一门技术活。
  皇长子赵仲针看着从吴家村祠堂里拉出来的炮,惊骇不已,问狄咏:“老师,竟是这么重的物什?”
  为何这么说?
  因为只是要把这么大炮从祠堂里拉出来,就要十几个村民前拽后推。
  狄咏笑着点头:“两千多斤……”
  赵仲针立马有了一个疑问:“这般重的物什,可如何带着行军打仗……”
  狄咏给了一个很淳朴的答案:“人推马拉……多来几匹马,多来几个人……难是难了点,慢是慢了点,终归也要带着到处走!”
  赵仲针惊叹一语:“十足费力,若真如老师所言有百门之多,便是要几百匹马,上千的人……”
  狄咏摇摇头:“那还不止,弹丸火药也要运送,皆是重物,还要带着随行工匠,随时修车……还要带养马之人……诸般人手,百门炮,至少要两千匹马,四五千人……”
  “人吃马嚼,耗费甚巨啊……”赵仲针如今看问题真的能看到本质,要供应这支军队,其实背后,还得无数后勤辎重人员。
  战争能力最主要的体现方式,就是后勤能力,没有之一。
  依旧是吴家村的后山,或者叫做后土丘,开封这里,没有真正能称得上山的地方。
  狄咏在问:“谁来操炮?”
  一个年轻汉子上前:“禀主人,小人负责操炮。”
  “你唤何名?”狄咏又问。
  “小人吴鲁……”
  “这炮该如何操啊?”狄咏显然心中还有些不信任,不知道沈力士培训的效果。
  吴鲁舔了舔嘴唇,有些紧张,答道:“这个……先估距离,再对方向,再估角……角度,再选药量,一切妥当,先射一炮,再作调整!若还不中,再调整……”
  这个步骤,倒是没什么大问题,但狄咏其实有些不满意,因为其中用了“估”这个词,也就是不能精确。不过,也没办法,补救措施就是射一炮调整,校炮是正常的,不过却又需要连续校炮……
  要改进这个操作,只能寄希望于沈括这么长时间能试验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射表。
  “来吧……”狄咏还是基本满意,再一指远处三里开外的一棵树:“那里,那棵树!”
  吴鲁带着几个汉子开始了,先摆正方位,再清洁炮膛,然后开始调整角度高低,调整的办法也极为原始,竟然是前后用木块垫高……
  垫前面,角度升高,垫后面,角度降低……木块有薄有厚,用于微调。
  一旁还有秤,给火药称重。
  旁边还有忙碌,烧柴火堆,要想大规模开炮,准备许多篝火堆是极为必要的,否则无以引燃。
  是真复杂!
  赵仲针又道:“老师,如此繁复,临阵之时,怕是不便啊……”
  狄咏说了一个道理:“一门炮,自是不便,百门炮,那就无妨了……”
  什么意思?
  若是只有一门炮,那真是意义不大,麻烦得紧。如果真有百门炮能齐射,再怎么复杂,也值得!
  赵仲针想得一想,点着头:“老师说得是,若真是有开山裂石之威能,百门来射,攻城掠地,当真不同凡响,些许繁复,倒也算不得什么……”
  “那你就好好看看!”狄咏知道赵仲针最关心的就是这火炮是不是真有开山裂石之威能。
  吴鲁倒也熟练,不得多久,射击之前的准备就已完毕,走向狄咏:“主人,是否可以开炮?”
  狄咏转头看向赵仲针:“仲针来?”
  赵仲针也不惧,点头:“学生来!”
  一旁捡起一个燃烧的木棒,走到火炮之前,倒也不用问,便是知道该点哪里,虽然没见过这么大火炮,但点爆竹也是年少常玩,一个道理。
  火绳滋滋在燃,赵仲针也知道要连连后退,这次狄咏倒是不远远去躲了,这门炮经过反复操弄验证,炸膛的几率几乎没有。
  “轰隆”一声,闪光带着烟火,一阵浓烈的硝烟味道。
  空中还有破空之声。
  三里之外,能清晰地看到烟尘四起,碎石炸裂……
  自然是又没有打中那棵树,弹丸只在那棵树周遭落地,但狄咏极为满意:“准,极准!吴鲁啊,有赏!”
  “谢主人!”吴鲁躬身一礼,脸上大喜。
  狄咏抬手一挥:“马!”
  赵仲针有些目瞪口呆,却也连忙上马。
  三里之遥,到得近前,还得下马步行片刻,一个大坑就在眼前,远处一条直线,还有坑洞好几个。
  为何?因为实心弹丸,若非松软地面,并非击地就会陷进去,还会跳动,犹如皮球一般。
  “如何?”站在坑前,狄咏笑着问道。
  “杀器也!有此百门,城池之间,全无敌手!”赵仲针惊骇答道。
  “嗯,其余火炮,还在太湖,近日就需要调运了,也还需调拨军汉操练……”狄咏的时间有些急。
  “应该应该,老师造出此物,于国于民于社稷,千秋万代之功也!”赵仲针真心一语,看向狄咏,眼神之中便是无尽的崇拜。
  狄咏却还有为难,调拨军汉操练,如今他也不是枢密院使了,上哪去调拨军汉操练?
  倒也不是一定不行,比如把欧阳修苗继宣等人也叫来看看……
  其实就是狄咏有一个纠结,这火炮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东西,私人!一旦与欧阳修苗继宣等人和盘托出,这就成朝廷的了。
  这个心态上,还需要一定的转变。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