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尼听书
加载中..
第836章 吏治,还是吏治
  泰西封,是波斯帝国的首都。
  现在的伊拉克,首都是巴格达。
  波斯帝国时候的泰西封,就在现在巴格达东南方向的32公里处。
  沙赫巴勒兹,可不是一个庸者。
  从一个小兵,一直到今日波斯帝国的第一战将,沙赫巴勒兹经历了很多。
  波斯帝国呢,也不是一个小国家。
  十年前,也就是公元621年的时候,波斯帝国的领土面积还有560万平方公里呢,人口近两千万。
  621年的时候,唐朝虽然已经建立,但统一战争还没有结束。
  那个时候的唐朝,领土面积跟波斯帝国差不多,人口还不及波斯帝国呢。
  南方的阿拉伯帝国,还没有崛起,只有西面的东罗马帝国有资格跟波斯帝国争锋。
  饿死的骆驼比马大。
  虽然十年后,也就是现在的波斯帝国,因为常年内乱,很多的附属国都再次独立,但本土面积仍然不小,有近四百万平方公里,人口也有一千多万。
  沙赫巴勒兹,几乎征战沙场一生,为波斯帝国的鼎盛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  从602年开始,波斯帝国就染指了东罗马帝国,先后占领美达不达米亚及亚美尼亚的要塞,又迅速征服叙利亚,611年攻占了安条克。
  安条克位于东西方必经之路上,被称为东方明珠,也是连接东西两方的坚城要塞。
  在罗马帝国时期,安条克是罗马帝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, 鼎盛时城市人口达到了惊人的50万人。
  七年前,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亲率大军报仇雪恨。
  但是,在安条克城外,希拉克略遭遇了滑铁卢,败于沙赫巴勒兹和沙欣之手。
  随即,波斯反攻,所向披靡。
  耶路撤冷及亚历山大港先后在614年及619年沦陷,整个埃及在621年落入萨珊王朝手中。
  波斯帝国,也迎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,萨珊王朝恢复阿契美尼德王朝疆界的理想唾手可得。
  相比之下,东罗马帝国则是面临着亡国的危机。
  但是,跟历史上的汉武帝很相像,库思老二世虽然表面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连番征战也耗尽了萨珊王朝的资金及军力。
  同汉武帝一样,库思老二世也是向子民苛以重税,造成波斯帝国的根基不稳。
  只是,两者不同之处是。
  匈奴北迁,没有反击。
  但东罗马帝国就不同了,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见机不可失,调动了帝国仅有的资源组成一支军队实施反击。
  希拉克略在622年至627年间在小亚细亚及高加索连接击败波斯人,劫掠塔赫特苏莱曼的祅教神庙,并争取到可萨人及西突厥的支持。
  库思老二世也组织了多次的反击,但因他夺了沙赫巴勒兹的兵权,每一战皆是以失败而告终。
  接连战败,引起了波斯贵族的不满,库思老二世的儿子喀瓦德二世在628年发动政变,杀死了喀瓦德二世,自此波斯国陷入无尽的内乱之中。
  本来,沙赫巴勒兹已经被库思老二世夺了兵权,但依塔娅当上女王之后,再次起用了他。
  于是,沙赫巴勒兹的野心也因此而来,突然发动政变,差点杀死了依塔娅。
  沙赫巴勒兹在波斯帝国的地位,跟大唐的李靖很相似,属于战神级别的,在军中的威望极高。
  所以,李二曾经对李靖很是忌惮。
  所以,沙赫巴勒兹发动政变,很轻易就成功了。
  飞虎军一路向西推进,吏治同步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就来到了泰西封城下。
  一个月的时间,沙赫巴勒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  第一,沙赫巴勒兹将波斯帝国西部的军队几乎尽皆调拨过来,足足五十万大军。
  第二,泰西封城池的修葺和加高,以及守城器械的准备。
  第三,就是粮草,沙赫巴勒兹调集了大量的粮草,屯在泰西封城西面的流火城中。
  这些粮草,足够五十万大军三年之用,可谓是充分之极。
  沙赫巴勒兹也听说了唐军有一种威力无比的攻击型武器,叫做火器,所以才会做如此充分的准备。
  李枫的大军,相比而言,就很惨淡了。
  飞虎军三万,一路收拢的波斯军也只有十万人。
  十三万对五十万,让从未见识过火器厉害的依塔娅的心里紧张又害怕不已。
  倒是艾塔娅,对李枫是无比的崇拜和信任,丝毫不担心,不停地劝依塔娅,说是李枫出马,波斯内乱必然平定。
  依塔娅当然不相信。
  因为上一次松赞干布和房遗爱能那么快平定波斯内乱,是因为沙赫巴勒兹全力相助,在军中振臂一呼。
  这一次,反叛的人是沙赫巴勒兹,情况自然就完全不同了。
  李枫在泰西封城东五十里处安营扎寨。
  安营扎寨之后,李枫并没有组织人马攻城,而是每日在营中操练兵马。
  一晃,十余日就过去了。
  沙赫巴勒兹有点沉不住气了,因为他得到消息,李枫在波斯帝国东部推广什么吏治。
  贪官污吏以及恶霸豪强全都被斩杀了。
  李枫还把土地分给了老百姓,按照人头分配。
  每家每户需要交纳的公粮和税收,只是以前的三分之一还不到。
  这么一番吏治改革,波斯帝国东部的百姓对依塔娅拥护之极。
  各个城池中,报名参军的,几乎是挤破头,他们要保卫这个吏治的成果。
  这倒不是让沙赫巴勒兹最忌惮的,最让他头痛的是,这个消息像是插了翅膀一样,正在快速地在波斯帝国西部,也就是泰西封西面的地盘传播着。
  沙赫巴勒兹似乎也猜到了李枫为何坚守营寨,并不出战的原因。
  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,这个道理,沙赫巴勒兹比任何人都懂,虽然他不是从《三国志》中学到的。
  一旦日久,在依塔娅吏治的影响之下,不单单波斯帝国的民心会尽皆归附依塔娅,就连泰西封城中的五十万大军,恐怕也没有多少战心了。
  毕竟,这些士兵的家人无比拥戴依塔娅,他们还会再帮助沙赫巴勒兹谋反,对付依塔娅吗?
  所以,沙赫巴勒兹决定了,必须要主动出击,迅速击败依塔娅的军队。
  --
  作者有话说:
  我是作者:感谢读者“用户19259439”的催更符礼物!
目录
设置
听书
顶部